總體經濟中的指標因子反應經濟運作的狀況。了解影響經濟的指標因子有助於解析現狀和展望未來。

總體經濟指標

景氣循環有五個階段。在擴張階段,經濟增長,就業、薪資與公司利潤持續上漲。成長到高峰期,就業、薪資和利潤達到高點但將停止增長。由於商品價格高,需求也開始加速下降,直到進入經濟衰退。在衰退期間,經濟生產、公司投資、就業和薪資也下降。經濟最終谷底反彈,進入到復甦階段。

訣竅 :股票(尤其是景氣循緩股,如非民生必需品與工業)、公司債和高收益債券在經濟復甦與擴張階段的表現往往較優。在經濟衰退時,政府債券和防禦性股票(如民生必需品和公用事業)可能表現更好。

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是衡量經濟狀況的領先指標,每個月由不同產業高階經理人的調查產出,內容詢問包括新訂單、庫存、生產、供應商交付和就業等問題。

訣竅:採購經理人指數的範圍在0到100之間,在50以上(以下)代表擴張(收縮),指數在50代表沒有改變。

貿易是國家之間商品和服務的交換。我們可以透過觀察進口、出口和出口訂單來追蹤貿易狀況。出口訂單代表未來出口商品的數量,被視為是製造業活動和經濟增長的領先指標。

訣竅: 更多的貿易意味著更多的商品和服務被生產及消費,對經濟來說是正向的;由於各個國家間複雜的供應鏈關係,大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(如:中國和美國)可能會讓全球貿易減緩,對全球經濟有負面影響。

油價反映了石油的需求與供給,以及市場情緒。高油價代表對石油的需求強勁,也意味著全球經濟是健康的。然而近年來,油價除了需求因素外,更受到頁岩油等新油源、美國對特定產油國禁運的影響。

訣竅: 高油價損害(有利)石油進口國(出口國)的利益。石油進口國經常在國內經濟中補貼其油價,因此高油價會損害他們的經常帳戶餘額,並讓他們的貨幣貶值。

通貨膨脹衡量價格的變化。當通貨膨脹上升時,以相同金額購買的商品/服務數量就會下降,貨幣也可能將因此貶值。當通貨膨脹上升時,央行可提高利率(以支撐貨幣);反之,當價格持續下跌時,消費者(企業)可能會延後消費支出(投資)的計畫,這將減緩經濟成長。在這種情況下,央行可能會降低利率以鼓勵經濟活動。

訣竅:當通貨膨脹上升時,股票往往優於債券。而在債券中,公司債和高收益債券因為受益於經濟增長強勁,這又通常伴隨著通貨膨脹的上揚,所以表現可能比政府公債更佳。與通膨掛鉤的債券通常可以幫助投資人對抗通貨膨脹,因其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會隨著通膨率的變化而上升和下降。